第25章 卷十二(1)(1/3)
五气变化论
天有五气,万物化成。木清则仁,火清则礼,金清则义,水清则智,土清则思:五气尽纯,圣德备也。木浊则弱,火浊则淫,金浊则暴,水浊则贪,土浊则顽:五气尽浊,民之下也。
中土多圣人,和气所交也。绝域多怪物,异气所产也。苟禀此气,必有此形;苟有此形,必生此性。故食谷者智慧而文,食草者多力而愚,食桑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土者无心而不息,食气者神明而长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大腰无雄,细腰无雌;无雄外接,无雌外育。三化之虫,先孕后交;兼爱之兽,自为牝牡;寄生因夫高木,女萝托乎茯苓;木株于土,萍植于水;鸟排虚而飞,兽跖实而走;虫土闭而蛰,鱼渊潜而处。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本乎时者亲旁:各从其类也。千岁之雉,入海为蜃;百年之雀,入海为蛤;千岁龟鼋,能与人语;千岁之狐,起为美女;千岁之蛇,断而复续;百年之鼠,而能相卜:数之至也。春分之日,鹰变为鸠;秋分之日,鸠变为鹰:时之化也。故腐草之为萤也,朽苇之为蛬也,稻之为虫也,麦之为蝴蝶也;羽翼生焉,眼目成焉,心智在焉:此自无知化为有知而气易也。
鹤之为獐也,蛬之为虾也:不失其血气,而形性变也。若此之类,不可胜论。应变而动,是为顺常;苟错其方,则为妖眚。故下体生于上,上体生于下:气之反者也。人生兽,兽生人:气之乱者也。男化为女,女化为男:气之贸者也。
鲁牛哀得疾,七日化而为虎,形体变易,爪牙施张。其兄启户而入,搏而食之。方其为人,不知其将为虎也;方有为虎,不知其常为人也。
故晋太康中,陈留阮士瑀伤于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已而双虺成于鼻中。元康中,历阳纪元载客食道龟,已而成瘕,医以药攻之,下龟子数升,大如小钱,头足壳备,文甲皆具,惟中药已死。
夫妻非化育之气,鼻非胎孕之所,享道非下物之具:从此观之,万物之生死也,与其变化也,非通神之思,虽求诸己,恶识所自来?然朽草之为萤,由乎腐也;麦之为蝴蝶,由乎湿也。尔则万物之变,皆有由也。农夫止麦之化者,沤之以灰;圣人理万物之化者,济之以道:其与不然乎?
【注释】
大腰:指鬼鳖一类的动物,“细腰”指蜂类昆虫。
三化之虫:指蚕。
兼爱之兽:一种兽,吃了让人不会妒忌。
虺(hu):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
【译文】
天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元气,万物由此变化产生。木气纯净产生仁爱,火气纯净产生礼节,金气纯净产生正义,水气纯净产生智慧,土气纯净就产生诚实。五种元气都纯净,圣人般的品德就具备了。木气混浊产生虚弱,火气混浊产生淫秽,金气混浊产生暴虐,水气混浊产生贪欲,土气混浊产生顽固。五种元气都混浊,就成为下流之人。
中原地区多出圣贤之人,这是因为中和之气在此互相交融。边远地区有很多怪物,是因为怪异之气的生成。只要秉受某种元气,一定具有某种形体;如果具有某种形体,一定产生某种性质。
所以吃谷物的聪明而有文采,吃草类的力大而蠢笨,吃桑叶的吐丝而变成蛾,吃肉类的勇猛而强悍,吃泥土的没有心智而不休息,吃元气的神明而能长寿,不吃东西的人不死而成为神仙。
龟鼍类动物没有雄性,蜂类昆虫没有雌性;没有雄性的与其他动物交配,没有雌性的由其他动物生育。蚕类虫子,先产卵后交配;香狸类动物,自身具备两种性器官;寄生依附于高树,女萝托身于茯苓,树木生长在土里,浮萍生生在水中;鸟翅能凌空翱翔,兽足能厚实奔跑,虫潜伏在泥土里冬眠,鱼躲在深渊中居住。来源于天的亲附于天,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