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海王(1/2)

楚王并没有放弃,他也没有退路,只能在落羽关中打起了巷战,此时原本的十二个楚军军团基本已经全部打残了,失败已经成了定局,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无数刚刚安置下来的奴隶,再次拿起武器,自发的赶往落羽关,参加到这场血腥巷战中,甚至还有不少平民也自发的加入战场,一同反抗圣澜的暴政。

更让楚王没有想到的是原本担心后方那些郡城会袭击他们的背后,当落羽关大战的消息传来后,整个羽州集体爆发了一次奴隶起义的狂潮,这些郡城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出兵,很多起义军也自发的向楚王三郡进发。

陷入巷战后战场上发生很多次奴隶战场起义事件,虽然临阵倒戈的总人数不多,但也是一个不小助力,一些奴隶战士,脱离了正规军的监控后,就会找到楚军投降,在解除掉奴隶印记后,翻身再次加入战场。

就这样整个落羽关一片乱战,三个月后,彼得一世再也没有耐心,投入了他手中的一个精锐军团,然而这个军团也如同石沉大海一样,消失在已经是一片尸海中。

愤怒的彼得一世直接将手中全部兵力压上

,楚军在压倒性的力量面前彻底崩溃,楚王带着几百残军撤入了羽州周边的崇山峻岭之中。

圣澜大军迅速收复了三郡之地,残暴的彼得一世直接血洗了这三郡之地,不论奴隶还是平民一律处决,也给楚王卷土重来埋下了种子。

彼得一世的怒火并没有被三郡之民的鲜血浇灭,反而被清理过程中平民的反抗变得更大,这让彼得一世迁怒于整个羽州子民,对整个羽州的官僚系统,贵族阶层的不作为更加恼怒,直接清理了整个羽州的贵族阶层,全州居民全部贬为奴隶,并将羽州改名为罪州,成为发配罪犯奴隶的流放地之一,派驻大军实行军管,羽州也将成为了圣澜王国的一个重要屯兵之地,此地距离常胜关一线距离较近,未来大战之时,调动起来也算便利,而且地理偏远,屯兵也比较隐蔽,可以躲过拜伦王国的暗探。

正在彼得一世大力整顿羽州之时,一个消息传来,南方又出现了一个奴隶造反头子,自称海王,一路上攻破四个郡城,并击败了行州剿灭的大军,攻入了行州怒火郡,抢夺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行州是圣澜王国重要的

矿石产地,还有配套的武器装备制造基地,第一次奴隶大军只攻击了一个作为武器生产基地的小城,抢了足够武装十个正规军团武器装备后调头就跑,但他们并没有远遁而是在行州外围一处山区设下埋伏,一举歼灭了行州兵马司调来追击的两个正规军团。

歼灭了追击军团后,猎奴团大军立刻调头再次杀入行州,这次正式发动行州奴隶起义,在猎奴团大军中隐藏了很久的耳海,被推了出来,作为这次起义的领袖,号称海王。

行州地形九成是山区,矿产丰富,对奴隶需求量极大,耳语平原土著中大部分都被卖到了这里,耳海打出解放耳语奴隶的旗号,迅速得到了耳语土著的响应,两年间,整个行州处处烽火,海王大军迅速扩张,总量大约有五亿多奴隶参与了起义。

把行州霍霍干净后,耳海直接带着奴隶大军撤出行州,去追赶猎奴团大军。在伏击了行州追击大军后,猎奴团和海王就分开了,猎奴团大军继续向南攻城掠地,为未来的海王奴隶大军准备粮草,毕竟行州多山粮食产量太低,根本无法养活日渐庞大的起义奴隶大军,但

行州奴隶众多是起义的最佳地点,尼古拉斯和耳海商议后决定分兵。尼古拉斯就带着猎奴团大军杀进临近的灵州,一是筹备大军所需的粮草物资,二是削弱灵州的军力,减轻奴隶大军南下时的阻力。

当彼得一世接到消息时,尼古拉斯已经杀穿了灵州,海王奴隶大军正在对灵州进行第二次洗劫,彼得一世立刻带着挑选出来的二十个正规军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