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剿灭楚王(1/2)
彼得一世用近乎驱赶的态度打发走拜伦二世后,立刻着手安排布防问题,在破驽关上布置了二十个精锐正规军团,常胜关上布置三十个军团,在两关直接走廊地带布置一百个军团确保万无一失,不是他不想再多留下一些兵力,主要是两关地带经济并不怎么发达,支撑一百五十个军团的日常物资已经是极限了。
彼得一世则是再度当起了他的大将军,带领六十多个军团,北上落羽关,他要亲自去剿灭那个自称楚王的跳梁小丑,这位战争狂人非常享受这种四处征战的生活。
楚王自从得了落羽关,又与猎奴团大军分道扬镳后,可谓是鱼入大海鸟入林,小日子过的非常惬意。
不过他也没有得意忘形,忘乎所以,没有了猎奴团这把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又有了自己的地盘,楚王的报复和才能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一方面整顿奴隶大军,从奴隶中挑选了十个军团精壮之士,组成了楚军防守落羽关,剔除那些滥竽充数的生产类奴隶,实行精兵之策,提高了战斗力,又减少经济压力,还剔除大批不安定分子一举多得,剩
下的楚军对他都是死心塌地的死忠派,让他有立身之根本。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发展经济,让奴隶大军从单纯掠夺过度到自给自足,还推行了一系列善待平民的政策,争取平民阶层支持,直接废除了圣澜王国一系列的苛捐杂税,切实的降低了民众负担,让楚王大军在平民阶层有着不低的支持率。
羽州并不发达,贵族力量也不强大,根本无法跟这股浪潮硬刚,一年之内,楚王就平定了临近落羽关三郡之地,算是给楚军赢得了一片生存的空间。
楚王也有大智慧,深知贪多嚼不烂的道理,并没有急于扩大地盘,而是积极治理这三郡之地,为未来的发展树立起一个榜样,用没收贵族的农田土地,以及其它产业安置那些奴隶,让跟他造反的奴隶看到了希望,切实有了生活上的改变,一时间楚王领地中歌舞升平,蒸蒸日上。
恢复生产不是一夕之间就能完成的,如此庞大的奴隶大军安置自然需要庞大的物资需求,落后的羽州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物资储备,仅仅不到两年,便出现了物资不足的问题,楚王就将主意打到
了赶往常胜关一线的补给队上,带领着楚军主动出击,干了一票大的,抢了运往前线的大批物资,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也引起了彼得一世的注意,在破驽关事情一结束,彼得一世级就亲自领军前来清剿。
彼得一世虽是沙场老手,但也有疏忽的时候,千不该万不该犯了轻敌的错误,他对楚王的评价就是一个奴隶头子,感觉带上点奴隶军团当炮灰,再带上两个正规军军团就能平定,所以他带出来的都是清一色的步兵军团,一个骑兵军团都没有。
围剿大军距离落羽关还有两个月的路程,楚王就派出大批的奸细,混进了彼得一世带来奴隶军团中,很快就摸清了围剿大军的实力。彼得一世的围剿大军一共有六十三个军团,而前锋只有十六个军团,而且构成很诡异,一个正规军团押送着十五个充当炮灰的奴隶军团。最关键的是先锋军团急功冒进,与彼得一世的中军距离足有十天之多。
楚王非常果断而又冒险,亲自带领着五个楚军军团,西出落羽关,埋伏在这支清剿大军的必经之路上。
谁都没有想到楚王会主动出击,
先锋军团根本没防备,唯一的正规军团,在十几奴隶军团簇拥下,愣是被楚军围歼了,那十五个奴隶军团根本没多多少抵抗,在奸细的鼓动下直接哗变,杀掉了军团内的看押官员,投降了楚军,楚王白白得了十五个奴隶军团,楚军大获全胜兴高采烈的带着大军撤回了落羽关。
彼得一世得到消息后,气得直接下令屠了两个奴隶军团以儆效尤,不得不调整对奴隶军团的监控力度,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