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理念之争(2/3)

本,祖先是种族的根本,君是政治的根本。

没有天地,人就无法生存,没有祖先,种族就无法产生,没有君,就不能天下太平。三者缺一,就不会有安宁的人民。所以人,上要事奉天,下要事奉地,中要尊重祖先而推崇君。

这是礼的根本,更是做人的根本!

安逸目无王法,以下犯上杀了梁王,这触犯了最根本的人道理念,更由于就在龙气之下,人道秩序眼前,所以人道秩序方将它摄入龙气,以做惩治。

若此时安逸一个抵挡不住,认为脑海中的声音是对的,人道秩序是对的,不说以后对他的影响,恐怕眼前这一关都过不去。

因为按照礼法,他……罪当问斩!

意识空间之中,“礼者,人道之极也”七个大字得了后面七句话相助,再一次发出熠熠光辉,八段话相互扶持,一举突破紫光的压制。

安逸此时只觉脑海似要炸裂一般,八句话同时响起,纷纷杂杂,宛若刀斧临身,搅得他思绪更加混乱。

但他也知道,自己是着了道了。

一边暗骂人道狡诈,一边不禁暗运功法稳定心神,思索着应对之法。

这八句话皆出自诸子百家,俱是人道之秩序,也不知通过什么途径才攻击到的自己。但若想要摆脱,恐怕只有提出自己的秩序,以自己的理念彻底反驳或避开对方,才能逃脱劫难。

可人道秩序集结了古今不知多少人的智慧,哪里是那么容易反驳的,即便驳过一句,还有下一句等着。人道理念,何止只有一个!

难道要从根本上否定人道?

安逸不禁摇头,甩开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

世有三道,分天地人。否定人道,就等于自觉一途,之后再没有吸收人道的可能,大道亦不能圆满,如此根本得不偿失。

更何况,天地人三道皆为道,人道哪里是那么好灭的。至少已安逸现在的修为。从心底全盘否定都做不到。因为他还未脱人道樊篱,未成仙道,依然还处于“人”的范畴。

为人却否定人道。与畜生何异?

所以安逸猛然想到,何不以人道百家之言反驳回去?

人道从未有过统一。就连儒家一家,都有性善性恶之分,更何况诸子百家组成的人道!

用百家之言反驳人道秩序,这并不矛盾……

安逸一念至此,头痛欲裂之下也来不及考虑太多,当下搜肠刮肚,回忆看过的对礼的章。

他却不知,这话可不能乱说的。

人道秩序以人道之言攻击他的理念。拷问他的心神,若安逸随口说出不符合自己理念的话来,其后果比束手待毙还要糟糕的多。那相当于自掘坟墓,自毁道基。因为

这时候经过人道秩序的刺激,大道通明录忽然插手,这让安逸一直以来所修行的心中世界正在加速成行。这时候他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他心中世界增的养料,被世界吸收。若他胡言乱语,到最后只能生为一个畸形的世界,与他没有半分相合。那心道自此将再难有所寸进。

简单来说。这是他成道之时!

一步踏错,再无任何翻身可能。除非他自毁灵光,自绝神智。抛下一切记忆,以莫大毅力,转世重修。但那之后他还是不是他,谁都难以言说……

……

却说安逸搜肠刮肚想着应对之法,忽然间《荀子.礼论篇》开头之言在他脑海之中闪现,当即他毫不犹豫,大声念出: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是礼之所起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