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39/1/www.71ge.com/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39/1/www.71ge.com/chapter.php on line 3
654:特殊申请(2/3)_中华第一帝国_新吾爱文学网

654:特殊申请(2/3)

力。

所以,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说,俘虏这九艘军舰,对于海军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虽然表面上跟陆军没什么关系,但中国可不是日本,他们并不需要为了一些资源就去争的头破血流的,陆军的装备这些年在不断的革新,可海军那边也没停着。

加上王思锐来很反感军队内部的内讧,换言之就是正当的竞争可以,但恶性的竞争一旦出现,那就只能对不起了。

因为有这些之前几年时间了潜在的意识侵袭,所以华春勇这个时候即便是遇到了难题,在没有完全否定之前,他也仍旧是希望能够缴获这九艘军舰的。

抬头望了望天,此时的风向正好刮向东面,风力也并不算大,只能说是微风,这种天气,又是在夜间,这让华春勇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但是却又有些不太敢确定。

但是一想到停靠在鹿儿岛的那九艘主力军舰,华春勇便勐的咬紧牙关:“用弹!”

弹,真正的名字是特种弹,但是为了防止引起外界的恐慌,所以在军队的内部又为他们起了一个内部代号,弹,意指特种毒气弹,再具体一些的话,那就是芥子气。

1822年,德斯普雷兹发现了芥子气。

1866年,德国人迈耶首次人工合成了纯净的芥子气,他发明的合成方法至近(现代)仍是芥子气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他刚开始以为试验中的不适是相关人员皮肤过敏,但后来的动物实验中让他意识到了某种危险。

史上直到一战末期,为了打破战场上的僵局,芥子气才被大范围的投入到战争中。

而在此之前,一战中使用的毒气弹只有三种,一种是德军早期型的催泪瓦斯乙基溴,这也是目前为止德军在战场上正大量使用的毒气弹,随着战争的推移,德军对于催泪瓦斯乙基溴的使用频率已经越来越低。

因为材料稀少,后方的补给根本就跟不上使用,所以这也迫使德军不得不将有限的毒气弹用于最近要的战斗中。

目前德国方面正在加紧研究替代品,也就是氯丙酮。英法联军此时也才刚刚研究出了第三种毒气,光气与氯气的混合化学武器。

1905年,中华帝国通过驻德使馆,秘密的在德国人迈耶当年的合作伙伴手中买到了完整的芥子气的合成方式,然后便在国内的西部地区进行试验,随后在1908年开始秘密的进行了大量的生产。

虽然在生产制造的时候中国人毫不含煳,但是在使用的时候,王思锐却是谨慎至极。芥子气不同于以往的毒气,现在市面上的那些毒气,说白了只需要一个带有过滤系统的面具就能防御,但是芥子气却不同,首先它是无色无味的,根本就不可能提前察觉到。

其次是它那无缝不钻的恐怖穿透力,单凭一个简单的面具,是根本无法防御住它的,甚至会加快士兵的中毒。

1909年下半年,在确定了即将进攻日本本土之后,王思锐这才下令将芥子气下发到基层部队当中,不过距离他们登陆日本,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接触到芥子气大约十个月的时间了,在这十个月里,平均每一周都会进行一次毒气演练。

而对于芥子气的使用,也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首先是能够动用它的,必须是师一级的部队,当然了,也只有师一级的部队才配备有一个连十六门75毫米步兵炮的特种作战连。

好吧,其实就是普通的炮兵,只不过这个连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他们在平时的时候发射普通的炮弹,在有必要的时候,他们也有能力去发射毒气弹,而其他的炮兵连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

虽然已经尽可能的限制了芥子气的使用,但是为了防止师级部队胡乱德俄使用芥子气,所以关于芥子气的使用,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条款,在使用之前,必须要得到战区司令部的同意才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