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摆个小摊(2/2)

要紧。

不了解市场价格,只能先估摸着定价,再看情况来调整了。

市面量少的好处就是定价可以高些,只是自己这些看着不那么喜人,不知有没有人能看得上。好在这也不是随时都能有的东西,要看时令和天气的,喜欢这些的人应该还是愿意花上点钱的吧。

她回忆了刚刚看到的一些交易场景,再衡量这里的货币和物价,估量着眼前这些东西。

这里的人使用最多的就是小家伙身上那种硬币,一枚的价值应该是2元人民币左右,最多不超过5元。

笋这种东西在现代大菜市场都得8-15元每斤不等,如果是在小点的菜市场、超市或者小区的蔬菜门店里,价格就更高了,这还是在现代物流运输无比方便的情况下。

如今自己这挖笋的辛苦不说了,光步行背到这来费了多少劲?卖便宜了可真不甘心,反正先试着,先往高了叫价。

当然也不能喊得天高,估摸着20元一斤还是喊得的,那就是10个硬币一斤。

这些不认识的菇倒是有点难办,蘑菇比竹笋更稀少,常见的干香菇每斤都得几十、上百元,平常的那几种鲜蘑菇每斤最少也得10元以上,这也是在能大批量培育的情况下。

现在纯野生,又都是些不常见的种类,至少她是没见过的,到底是定个高价还是一般价,她倒是犹疑不定了。

想来想去依然往高了叫吧,“仙女菇”味道还不错,反正就这么点也不重,真卖不出就再背回去,太便宜了倒真不如自己吃。

这里面杂七杂八的,也不分了,50元一斤,最低30,就这样。

解决了一样大事,冯时夏心里安定多了,这样估算的话,如果能按定价顺利卖出,得有500元左右的收入,这么想来才得了些安慰。

她观察着街上采买的人,面色饱满红润,且大多都是细布棉衣,色彩丰富艳丽。还有少许穿着打扮更讲究的,那必定更是舍得花钱的主,看那身旁人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块肉的就知道了。

可惜了她满腹的叫卖顺口溜,没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想当年,他们不知被多少魔性广告词洗脑过,还承受了摊贩小喇叭无数遍的折磨。

什么“走一走转一转,不买可以看一看;看一看走一走,不买可以瞅一瞅”

“要买要带,赶紧赶快;机会不是天天有,该出手时就出手”

“十元钱毛毛雨,人人都能花得起;十元钱也不算多,去不了香港新加坡;十块钱你舍不得花,啥时才能当上家;十块钱你买回家,全家老小把你夸”等等。

不知凡几,至今难忘。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