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网约车平台(3/4)

星尘和海城官方投资建造的极星汽车工厂也进入了使用当中,厂区规模、产能都不错。

大概相当于二分之一星汉汽车工厂的水平,毕竟极星的起售价高,现在的产能应付海城的市场完全足够了。

有星汉智行、极星汽车在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也加入到了新能源阵营当中,不少小厂刚过国庆就在安排发布会的日期,也不担心撞上极星汽车。

这有什么好怕的?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那么广阔,根本不用想那么多,先冲上一波再说。

话虽如此,陈子凡还是注意到了这些新能源汽车厂商并没有一上来就打造跟星汉001、极星一样的新能源轿车,造的都是不同风格的微型电动轿车。

他当即就无语了:

“好好的大市场不做,跑来跟星汉mini竞争、比设计…怎么想的?”

星汉mini的设计不一定能让每个人都喜欢,但它有无数种改装的可能性,并且星汉智行的售后服务做得非常好,有什么问题当天就会派人去解决。

还有,星汉mini本身车的质量也不错,刚开始还会有人担心星尘科技一个手机厂商造车能行吗?但随着星汉mini的爆火,这种顾虑早就没有了。

除了打价格战之外,陈子凡想不到这些厂商能讨到什么便宜,但求稳的心态也可以理解,微型轿车的市场也没饱和,跟着星汉mini赚点钱也可以。

倒是有几个厂商一上来就比较激进,只可惜目前的产品还处在阶段,正一个劲地搞宣传炒热度呢。

“果然还得自己来…”

陈子凡可不会等这些“造车新势力”慢慢发展,先把极星推出去再说,明年还有星汉001、星汉009两款产品,说不定再途中还会确立新项目~

这样一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就算初步确定了下来,当然,新能源汽车可不止纯电汽车一条道路,比亚迪那边已经在牟足了劲搞插电式混动了。

陈子凡并没有打造插混汽车的打算,因为星汉智行也没发动机技术,靠【星尘科技】的【解析山寨】倒是可以,但没必要,不如在后面卖电池。

而且在他看来,油电混动、插电混动都是燃油车向电动车过渡的中间产物,赚不赚钱先放一边,不如直接一步到位,再配合星尘科技的无线充电…

当然,这些还有点遥远~

星尘4、星尘4+上的无线充电目前只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使用,想要扩大到让移动中的新能源汽车也能充电,难度太高了,充电速度也是个问题。

现在考虑那么多也没用,当务之急是先发布极星、极星,再把海城的出租车、公交车全都造出来,最后在海城的道路施工结束后量产上市两款车。

星尘科技那边,一个是打造星尘-辰极(特殊机型)、星尘-边际(无人机),另一个是准备把魅蓝note推出去,最好能赶在春节前发布上架。

线下的渠道还得靠三大运营商,也只有三大运营商的营业厅能深入到星尘科技接触不到的乡镇中,把春节前的购机热利用好,普及一波智能手机。

芯片方面,陈子凡还得专门去海华电路一趟看看具体情况,现在他只知道天工一代共有三颗芯片,魅蓝note采用的应该是最基础的那颗3芯片。

比能用强一点,就是它的标准。

800块左右的正牌3智能手机,还能要求它什么?这可是比一些山寨智能手机都便宜了,硬件利润非常低。

剩下的两颗芯片商业属性会更强一点,性能、核心规模、解析力也要更强一些,最高规格的那颗3中端芯片≈天玑250的水平,算是颗不错的芯片。

与此同时~

极星汽车在星尘社区以及各大社交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