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来自讲武堂的防御阵型(2/4)

主战场的防线更短,而且来自两翼的威胁还近乎为零,治安大队的那些狗汉奸加上一些二鬼子就能守住河面。

只要有一部分的正规军带领,跟着来的民兵战士们也完全能够守住这十几公里的河面,甚至还能扩大防守范围,将防线和古贤位置的友军防线联合在一起。

最重要的是河防的守军还不需要像据点防守的守军那样考虑被围困至死的问题。

只需要桥头附近的这个防御要点有足够的防御能力,能够抵挡住敌军连续的冲击就行。

至于其他防御战所强调的防御纵深,有永通河这个天险的存在,只要有200-300米的防御纵深就已经完全够用了。

六旅的一团长孟登高念过几天私塾,但并没有上过军校。他也明白,自己在当基层军官的时候靠着军中的阅历还能勉强应付应付,到了团长这一级别,就已经很吃力了,于是在平时,他经常会去找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的苏耀祖请教各种知识。

陆军讲武堂成立之初的目的和黄埔军校不一样,云~南陆军讲武堂最早可以追溯到晚~清年间,于1899年设立的陆军武备学堂。当时主要是为了编练新军,保家卫国。所以也就比较侧重“守”之一道。

就算在1909年九月份,云~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创立并开学,而且还细分为步、骑、炮、工四个兵科之后,教育的侧重点依然离不开一个“守”字。

骑兵科和炮兵科这种基本都是各支部队直属的小规模部队暂且不说,单单从比较常见的步兵和工兵这两类兵种的教材中就可见一斑。

步兵科的学科中除了步兵操法、野外勤务、步兵射击教范这些步兵必须掌握的之外,还有一门野外筑城教范。

工兵科的更是离谱,学科里面的坑道教范、架桥教范、筑城教范、交通教范。术科里的筑城术、军路术、对壕术、架桥术....

这些科目,也造就了陆军讲武堂毕业出来的军官只要不是太离谱,都有一手拿得出来的防守功底的现象。

可以说,成立较早的它虽然在坦克、火炮等方面较差。但是在防御方面的造诣真的不低。

不管是和国内的黄埔军校还是各系均阀自己筹备的军校对比。相比起其他的军校毕业生。陆军讲武堂出来的军官别的方面或许不如其他人全面,但如果只说防御战的话,陆军讲武堂的毕业生是真的不逊色于任何国内任何一所军校,就连国外的各系名校也都能扳扳手腕,甚至还能占上风!

不管是小鬼子的部队还是担任过西点军校校~长的麦克阿瑟对于他们的防御能力都有深刻的体会!

禹王山的那一场血战,作为指挥官的板垣征四郎和矶谷廉介当时就已经被气得直冒冷汗,并且还说出了“这是来自哪里的部队,我蝗军的颜面都丢尽了,整整两个精锐师团被一支杂牌军挡在这里十几天损失惨重。自进入中~国战场以来我大日本皇军还从未遭遇如此惨败!”这番话。

持续时间27天的禹王山阻击战中,13869人战死,禹王山的主峰更是被炮火削平了足足2米!但60军的战士愣是靠着血肉之躯牢牢的拖住了小鬼子两个精锐师团近一个月的疯狂进攻,为武~汉会战的部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并且成功掩护了数十万国~军全身而退!

没有善于防守的军事长官,没有基层军官、士兵扎实的防御功底。同样数量的其他部队,别说死守二十七天了,就连一半的时间都够呛!!

更别说艰苦而悲壮的汉~江阻击战了,在50天的阻击里,32000人的部队最后减员只剩下了10023人。但还是出色的完成了阻击的任务,更是一战打出了“地表最强防御部队”的名头。

而这支部队的最高长官以及很多基层军官,他们都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