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未来(2/2)

河时期,而且将会继续持续将近二十年。粮食的价格肯定会随着灾情的严重而水涨船高的,此刻将银子都买成粮食,当然不能算是一种错误。

唯一错的就是银子太少了。他现在全军上下有将近三万五千人。加上一些文职人员以及后勤保障等人,人数就直奔着四万人往上跑。这么多人,每个月光固定开销就有将近十万两。区区夏县跟闻喜县两个县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

但是在这个战争随时随地就能爆发的年代,裁员是万万不能裁员的。一旦裁员就是死路一条。更何况,裴小二有种预感,随着陕西的义军逐渐进入山西,而山西作为拱卫京师的畿辅重地的,朝廷怎么能够容忍山西乱起来?

到那时候,朝廷的剿匪主力也必将随之开往山西,到那时候山西将会是一场几十万人的大战。如果这个时候没有足够的兵力傍身。那么能不能在这场冲突中活下来,就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他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扩张,再扩张,直到扩张到他所占领的地盘,能够供养得起他的大军为止。

而现在迫在眉睫的就是,裴小二必须找到一个稳定的,收入可观的白银来源。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征战之余修整部队,不至于真的像历史上那些流寇一样,一直作战,一直作战,直到战死为止。

但在古代有哪些行业,才能提供稳定的巨额收入来源?茶叶?山西好像也没有茶叶。丝绸?好像江南那边在搞。军工买卖?他现在只想买,不想卖。种地?来钱太慢。

啪,裴小二一拍脑门儿,我真是魔怔了,卖盐啊,在古代还有什么生意比卖盐更挣钱,更稳定的?历史上有多少义军都是靠着卖私盐发家从而造反的,有多少朝代就是靠卖盐才能生存下去。

更何况,山西最大的盐池-解池,可就在夏县附近的安邑。如果一旦能够打下安邑,夺取那里的食盐买卖,就会有一车一车食盐拉出去,换回一车又一车的白银,从而带来数以万计的士兵。

安邑。一定要把安邑拿到手里,裴小二下定了决心。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