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薄情寡义(2/3)

他们既为朝臣,就要按照大明朝廷的规矩办事,朕能做到仁至义尽已属不易,还请太后不要过多干涉朝事,若是一切依法追究,那寿宁侯和建昌侯的罪行,可不是去西北锻炼两年便能解决的…………朕告退了!「

没等张太后回答,朱四拱拱手便离开了仁寿宫。

朱四出了仁寿宫,还有些生气,觉得张太后是刻意给他找麻烦。

「还没具体问你,西北军将真的对他们不错,还是说…………刚才你有所隐瞒?」朱四问张佐。

张佐支支吾吾:「陛下,其实寿宁侯和建昌侯去西北的路上,日子…………的确过得有点辛苦。」

朱四一听,心情顿时好转很多:「是吗?你说给朕听听。」

张佐道:「护送他们去的锦衣卫回报,他们无论想做什么,都会被阻止,住的甚至不如一般的兵士,他们沿途很多时候都风餐露宿,到榆林卫城后,只给他们安排了漏风的民居,还因为漏雨叫苦不迭,结果被兵士晾在校场两天没人搭理。」

朱四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嘛,流放就该有点流放的样子,他们真把自己当成朕的舅舅了?」张佐一听,大概就明白皇帝的心态。

此时的张佐也在琢磨,皇帝为什么要对张家两个没能耐的外戚如此刻薄?他们就算做了一些错事,好像也没犯到兴王府或是新皇头上吧?他们就这么遭人恨?

张佐可理解不了朱四的薄情寡义,朱四对自己人尚且没有一种全始全终的心态,更何况两个不相干的挂名舅舅?

「好好保持!以后他们再想写信到宫里诉苦,一律将信函扣下,另外里面这位如果再想给她两个弟弟送东西,也一并查扣,不过要做得聪明一点,对外宣称朕对张家那两个舅舅还是很好的,简直是君臣礼遇的典范。」

朱四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张佐脸上勉强堆着苦笑应承:「奴婢明白了。」

朱浩再一次回到翰林院,是跟徐阶一起回去的。

朱浩突然出现,对翰林院的人来说算是稀罕事,只是朱浩这次回来并没有进修撰房,而点明找杨慎。

余承勋笑着迎出来,道:「敬道你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你怎么知道用修今天在翰苑?说起来他最近也跟你一样,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秋讲结束后,现在翰林院也轻省下来,其实你不必经常来,但总不露面也不好。「

余承勋眼里好像只有朱浩一个人,旁边的徐阶面红耳赤,尴尬不已。

朱浩道:「我是来跟他说说之前他交托的事,说完就走。」

「别啊,你是奉皇命回翰林院,到现在你都没在翰林院点卯,话说你上月的俸禄领了吗?」余承勋很好奇。

翰林院是清水衙门,都在意那两个俸禄钱,可朱浩却过都不过问一下。

朱浩叹道:「翰林院来与不来都一样,最近身体不适,在家养病…………」

要翘班总得给自己找个理由,不然回头真有直属上司问起来,朱浩也好说,自己不是刻意旷工,全因为身体不适所致,为的是上上下下好有个交待,至于是真是假,或是对方信不信,并不重要。

「还是先带我去见用修吧。」朱浩道。

余承勋摇摇头,这才带朱浩去见杨慎。

杨慎刚从石珠的房间出来,脸色犹自带着愤怒之色,大概遭遇到什么不快之事。

见到朱浩,杨慎只是点头便当打过招呼,一直把朱浩带到偏僻的藏书房外,才道:「现在翰林院内也不太平,小人当道。」

这小人说得不是黄珊就是张瑰。

朱浩问道:「他们犯着你了?」

「何止犯了,简直…………」杨慎欲言又止,抬头看着朱浩和徐阶,「这么快,你们便已探听清楚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