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还有备胎(2/2)

来。

因为有一机部的支持,那时的汽车厂只要拿着介绍信,(本章未完!)

第八百二十章 还有备胎

去北二汽几乎都能拿到130的图纸。

郑轻厂也是靠这张图纸缓过劲儿的。

起码在省内做到了供不应求。

截止到七九年,一共生产了一千四百七十辆车。

四年时间生产了不到一千五百辆车,可见手工造车是多么的迟缓。

但是好景不长。

到了八零年下半年,它们的车和底盘销量急转直下,明明供不应求的东西突然就不行了。

郑轻厂就陷入了产品积压,生产停滞,入不敷出者境地。

接下来的两年,连续亏损,累积亏损了将近600万元。

成了市头号亏损大户。

原因很好理解。

正是因为130的图纸谁都能得到,在发动机外部采购的条件下,只要有了图纸,这种制造工艺并不复杂的落后汽车,生产起来还真没啥难度。

豫省很多企业在70年代末期都拿到了图纸,随着八十年代汽车制造统购统销制度的松动。

这些原本不在计划体制内的小企业,心思活泛了。

于是,制造轻卡的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炉。

仅郑州地区就有几十家。

这些小企业的低价版车型和底盘儿,对郑轻厂这种高价车型是个致命的打击。

郑轻厂不得不进行改变。

它们砍掉了九个分厂中的六个,分流了两千多名工人。

选出了新厂长,收编了十多家抢饭碗的汽车修配厂。

然后根据原来车型推出了双排座客货两用车,后又和东风合作推出了三吨轻卡,总算稳住了阵脚。

到九一年的时候,郑轻厂单班已经有一万台的产能了。

不过他们生产的这款东风1060虽然销量不错,但整体的技术含量依旧不高,热销后依然会有巨大的危机。

这方面已经有经验的郑轻厂防患于未然,积极为企业在遇到危机前寻找应对之策。

只是他们的路走劈叉了。

正常的情况下,他们应该研发新车型,以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

但是它们却跟着国内当时的合资热潮,在九三年春天和日产猪是会社合资成立了郑州日产。

它们刚刚经历了厂区改扩建,还欠着银行的贷款,哪里还有资金和对方合资。

因此要想建厂就得借钱。

于是,郑轻厂就把自己抵押给了华信集团和工商银行。

日产在合资的时候也没有充足的资金,因此带来了泰国小朋友三友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于是,这个背景复杂的企业就在这种混乱的状态下成立了。

第八百二十章 还有备胎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