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完美的剿寇阵法!(1/3)
“黄公子,慎言!”
傅友德终于忍不住出声提醒。
他知道皇上虽号洪武,但一生谨慎用兵,更是害怕子孙后代狂妄、轻浮、率意用兵,从而招惹祸害。
在皇明祖训中,皇上明确的写道,吾恐後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所以皇大孙这番攻击性如此之强的言论,会不会坏了他先前在皇上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不料朱元璋却是笑道:“无妨,咱大孙说得很好,咱很高兴!”
事实上,朱元璋是真的高兴,他是武人出身,天下是他打下来的,当然知道这世间的真理都在刀尖上,若真是信奉儒家那套怀柔远人,那他现在就不是朱元璋,而是朱重忠都没有获胜,唯独他冯胜斩获甚众。
一生南征北战,除了平章常遇春外,号称胜功最多。
所以他也很期待,想要看一看皇大孙到底能给他带来什么阵法,他当然希望皇大孙能够给他惊喜。
因为只有一个足够强势的皇大孙,他们这些战功赫赫的功臣才能免于皇上的猜忌。
否则,皇上走之前,恐怕会把他们先送走了。
“那小子便献丑了!”
黄雄英说着,让老徐来将桌上的饭菜都拿下去,将整张桌子空了出来。
“兵法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闻言,冯胜微微颔首。
只听黄雄英继续道:“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大部队兵力作战其实不易展开,而且倭寇作战灵活,又善于设伏,好短兵相接,这也是沿海地区数次组织剿寇都成效不大的原因。”
“所以想要对付倭寇,就必须行动方便,长短兼具,攻守兼备。”
冯胜不住的点头,道:“说得好。”
一生征战的他,当然知道因地制宜的重要,正所谓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朱元璋则是笑眯眯的看着黄雄英。
“而我这套阵法,就是专门在这种地形上对付倭寇的!”
黄雄英说着,站起身来,从一旁拿来数个茶杯,放到桌子上,尔后道:
“你们看,我的这套阵法是以十一人为一小队,这十一个茶杯就代表了十一名士兵。”
黄雄英拿了一个茶杯放到前面:“居首一人为队长,次二人在两旁,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
黄雄英先在前面摆了三个杯子,而朱元璋冯胜傅友德三人则是一脸认真的听着。
他们三人都是久经沙场之辈,目光如刀,若是有什么漏洞,他们几乎可以说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在三位超级高手的注视下,黄雄英倒也不紧张,徐徐道:
“前面这三人再往后二人,则为狼筅,所谓狼筅,便是南方常见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一丈左右。”
“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
说着,黄雄英又拿来了四个茶杯,放在狼筅手的后面,道:
“这四名是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
紧接着,黄雄英拿了最后两个杯子放在了整个阵法的后面。
“最后再跟进的两名,是手持镗钯(农具,类似于猪清等3人。
白水洋一战:我敌对比1500对2000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