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 悬而未决,贵州始末(补)(3/3)


刘长阁心头一惊。

朱允炆对安全局办事很少设置时限,可一旦设置了,就必须办到。刘长阁很清楚,如果三日内还找不到泄密之人,那就必须拉出来一个人,借他的脑袋用一用!

京师流出全面改土归流的消息,一旦这种消息传入西南诸省土司耳中,那问题就严重了。

止住流言传播最好的办法就是辟谣!

与后世辟谣发个公告不同,大明辟谣,得用人头。

刘长阁领命而去,匆匆赶赴中军都督府,见霍邻已经来了,只不过坐在椅子上在那里喝茶,不由得阴沉着脸说:“皇上下了旨意,我们只有三日时间。”

汤不平有些不安,眼下调查陷入困境,三日未必有突破。

霍邻放下茶碗,对刘长阁说:“你们应该知道,这段时间我时常去国子监旁听吧?”

刘长阁、汤不平不解地看着霍邻。

霍邻起身,从桌案上拿起一份文书,在手中摇晃了下:“国子监的助教教学,有一种方法,叫做情境再现。我认为,要想找出是谁泄密,找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重现文书自进入中军都督府之后的每一个情境,看看文书经过了谁的手,走过哪些地方。”

“这算什么?”

汤不平不理解,安全局都盘问清楚了,每个细节都问过了,并没有找到问题,你情境再现,就能发现问题?

霍邻解释道:“盘问的回答,与情境再现是不一样的。既然你们没办法,那就用我的办法试试,是谁领的这一份文书,从头演示吧,我要每一个细节!”

刘长阁深深看着霍邻,微微点头,对汤不平说:“封锁中军都督府,让所有人员各自归位,从文书送入开始重现吧,告诉梅府事等人,全力配合,不得遗漏任何小事。”

一切似乎回到了四月一日。

文书送入,接应文书的官员开始勘验,核对印信、火漆,确定无误之后,将其转呈至梅殷,放入梅殷书案之上。

梅殷处理文书,看到了李约提议全面改土归流,然后将这一份文书单独放在一侧。

水师总兵李坚来了,与梅殷商议水师调动与运粮,蒸汽机用于战船的问题,并翻看了李约的文书,认为李约的想法太过大胆,不宜推行。

梅殷据理力争,认为大军平定西域,乘胜之势,朝廷完全有力在西南逐步、逐年改土归流。

两人争执,高巍来了。

当日的一个个情境再现……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 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更新,第九百八十二章 悬而未决,贵州始末(补)免费。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