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西侯沐晟的论断(二更)(2/3)

平西侯,遍地土司,说不定早上醒来,哪里就叛乱了,身为领兵的侯爷,看书也应该看兵书,他却多以儒家学问为主。单论这一点,沐晟与张辅颇为相似。

云南都司的各位纷纷起身,对张紞行礼,毕竟是布政使与内阁大臣,谁都不敢小看。

张紞不是云南巡抚,只是布政使,管民生,按理说没事就应该待在布政使衙门,不应该越了规矩,和一群武将混在一起。

可在座的诸位都清楚,张紞是负有秘密使命入云南的,有权督查军务。

“这陈天平还没到昆明,你就将折子递了上去,就不怕中途出点意外,无法给朝廷交代?”

张紞给都司还礼之后,没惯着沐晟,直接发问。

沐晟微抚胡须,自信地说:“张先生,《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陈天平入了云南,先后本末已是明了,何必非要等他入昆明再上奏朝廷。我这样做,也是为了朝廷早知消息,早做打算着想。”

张先生,是一种敬称。

在早沐英时期,张紞便留在云南,两人共同管控云南。当时沐晟才二十来岁,颇爱读书,自然与张紞来往不少,受过张紞的开导,称其为先生,也是合情合理。

张紞看着沐晟,眼神中有些担忧,沐晟的自信蕴含着冒险性。

没错,陈天平是到了云南省,可云南省和云南府是两个概念,滇池以南出百里,谁都不敢说安全,万一哪个土司不开眼,心情郁闷,吃饱了抽风,拦路干掉了陈天平,你沐晟怎么给朝廷交代?

谎报消息,可是大罪。

“如此事,以后断不可为。”

张紞警告道。

沐晟淡然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都指挥史俞让看着沐晟,有些着急地问:“侯爷,你倒是问问朝廷,我们什么时候出关,兄弟们刀子都要磨断了,咋还没个准信。”

虽说云南都司也管军事,受命于朝廷,但云南有些特殊,因为沐英的缘故,沐氏家族在云南威名远扬,朝廷为了镇压与威慑地方土司,通常都会让沐氏家族来节制都司,一旦有战事,并不是云南都司挂帅,而是沐氏家族,这也是都司衙门人员来平西侯府的缘故。

沐晟合拢了书,起身道:“准备粮草,辎重,船只,马匹,集中整训军士,若不出意外,今年必会用兵安南。”

俞让等人激动不已,待在云南,地方有些不稳,时不时有人不老实,但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小打小闹,像是麓川十几万人造反那是很少的,所以,功劳也少,升官也慢。

这些人都是军人出身,曾经也参与过平定云南与麓川叛乱,但沐英的副将何福一样,被朝廷封侯的。大家虽然向往和平,但也想要杀敌弄点军功,当个侯爷过把瘾。

一把年纪了,老婆孩子都有了,趁着还能动弹,给他们留点家底也是好的。

张紞看着激动的众人,高声道:“慢着,此话不要传给军士,以免军心涣散。朝廷旨意未达,谁敢断言?若安南胡氏恳求恕罪,退位求饶,我堂堂大明还能发兵不成?沐晟,朝廷处事,绝非意气,需周全考量。”

沐晟沉思了下,受教道:“是我考虑不周,那就先做好筹备与整训。”

俞让等人纷纷答应,随后行礼离去。

张紞见众人离去,喟然:“你要切忌,不可独断,不可武断。朝廷虽有意发兵安南与否,然时机尚未成熟,加之内政不稳,又是移民,又是疏浚会通河,还在关外与北元打了一仗,耗费民力过大,朝廷是否会搁置安南问题,未不可说。”

沐晟恭谨地请张紞坐下,亲自倒了一杯茶,安抚道:“弟子可不如此看,朝廷移民五十万,如此浩大之事,竟无几多民乱,百姓安顿,明年开春之后便会彻底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