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科举取士的衰落(一更)(2/3)

迂腐儒生,而是一个通晓变化,善于治事的能人,文章出众、逻辑清晰、策略得当,礼部推为会试第一人。

殿试。

题目很简单,也很白话:

若为知县,如何治民小康。

看着这一道题,众进士心头不安,看这架势,想要留在京师谋个差事怕是不容易了啊。

朱允炆很清楚,君主虽然统筹大局,难深入地方,真正对百姓生活构成直接影响的,大部分时间里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当地的父母官,如知府,知县。

诸多官场贪污、腐败,欺压、盘削百姓,多是发生在地方。

知县好,百姓好过。

知县坏,百姓受罪。

好的知县不多,坏的知县也算不得多,更多的知县是不好也不好,即干事也不干事的那一种,说他办事吧,朝廷规定的他都给办了,比如征税。

说他不办事吧,一个案子能半个月办完的,非要托个半年一年,百姓喊冤,又不能为民做主,只在那里和稀泥,说什么,某某豪绅得罪不起,不妨私底下解决了如何如何,不就是一亩三分地,一个宅子的事……

地方官不作为,和稀泥,能拖就拖,治下百姓几十年如一日,根本就没有想过百姓如何过好日子,没有想过发展个什么产业什么的。

在朱允炆看来,大明盛世的蓝图里,绝不是商业高度繁荣,士人歌功颂德而百姓百姓饥寒交迫,困顿潦草。

在这个时代里,朱允炆追求的小康与后世的小康截然不同。

后世小康指向的是温饱解决之后,存余足够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状态。但大明的小康,只是一家人能吃饱肚子,嗯,能连续一年吃饱肚子的康泰景象。

别看大明开国近四十年,但据各地布政使司、地方官员与御史等奏报,大明所有省,包括南北直隶,依旧有大量的百姓连吃饭都是问题。

仅仅粗略统计,七千万大明百姓中,处在赤贫状态的就有三千三百多万,而这个数据很可能是低估了的。

京师繁华,不到百万人,苏杭两地繁华,也不过一百多万人。除去这些,大明又有多少繁华之地?

真正的现实,是落后,是贫困,而不是盛世。

朱允炆很想深入民间,向西巡视一次,看看百姓们的生活到底如何。只是无奈事务繁多,根本脱不开身。

通过县治来改善百姓的生活,至少让他们脱离赤贫,不至于劳动一年又一年,除了吃饱饭,家里连个新衣服都买不起,连个看病钱都没有。

如何破局底层治理,改善百姓的生存状态,事关大明盛世之基,事关大明国运。

殿试一题,虑及深远。

林环三十出头,正是胸怀志向,施展抱负的大好年纪,见朱允炆给出如此题目,并没有仓促动笔,而是沉思许久,写了一份极简短的应答:

“曾问陛下名言,实践出真知。不同县域,物产有差,山川土地皆异,村落分布迥然,欲治县域,当深入其中,摸索而寻治理之道,方可小康。若盲然引他地之法,笼统用之,恐水土不服,致民不聊生,反害百姓……”

在其他进士大书特书忠诚于朝廷,做个清廉好官,勤勉为政的时候,林环已经觉醒了“不同地方,不同策略”的理性思维。

与林环一样表现出色的还有陈全、刘素,这两人出色的表现,得益于他们在国子监的进修。早在他们成为举人之后,便凭借着举人身份进入了国子监。

在殿试中的进士铺开考题试卷的时候,国子监也进入了戒严,所有监生一律统考,题目就是殿试之题。

这一年殿试之后,朝廷推迟了发榜的时间。

李-志刚从北平赶回来,就是为了批阅国子监监生试卷,为朝廷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