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夫人说得对!(3/3)



钱辰也没怎么在意,问道:“你是想上网大,还是想上院线?”

“我们想先上院线,然后再上网大,我之前找过王境导演,他让我们上网大,但是《笔架山狙击战》是买断免费的,我们不太甘心。”廖西很坦诚,或者说文人风骨根本就不去拐弯抹角。

廖西确实是文人。

大学的时候,他就开始诗歌创作,是当年大学生诗歌创作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和同校诗人郭绍才一起命名和提出了对后来华夏诗歌发展有着颠覆性意义的“第三代人”诗歌的概念,并积极参与和推动了这一影响深远的诗歌运动。

毕业后,曾在川蜀任职教师和编辑。

85年移居香江后,便渐渐澹出锅内诗歌圈,将创作的重心转移至了香江。

86年获香江青年文学诗歌奖。

移居香江后,在与着名汉学家闵福德、白杰明等人的交往中,积极推介当时被视为地下文学的华夏诗歌,对华夏诗歌扩大影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86年和其他六位川蜀诗人被一起称作“川蜀七君子”。

后来,他就不当诗人了。

因为会饿死。

这样的人,钱辰还挺喜欢——他不喜欢城府太深的人。

今天碰到的这俩,一个辛止蕾,一个廖西,都属于不太会说话的类型。

“你这个很难有多少票房。”杨路忍不住的提醒。

《笔架山狙击战》前前后后花了九百多万才拍出来,虽然口碑非常好,可是播放量依旧不太理想。

就算是给开了收费估计也得亏本。

随便视频给的是一千二百万的保底,绝对是刻意在扶持这类爱锅题材了。

至于为什么不收费。

是钱辰觉得,既然是爱锅情怀,那最好就尽量的让更多的人去看,于是就出现了平台买单让大家爱锅的操作。

《战狼》也是,后续的网络播放权会被随便视频买下来,然后永久免费播放。

“我还是想试试。”廖西很头铁。

“听你的口音,你在香江那边待过,你对现在那边的情况怎么看?”钱辰突然问了一句。

廖西毫不犹豫的回答道:“跳梁小丑不足为惧,口口声声说什么问了香江,其实鬼都知道他们是走狗。”

“好,你这部电影我帮你找投资,老杨你辛苦一点去当制片,拍的时候看着点,你懂我的意思吧?”

虽然是抗战,却是锅军抗战,钱辰必须要确保不会跑偏。

他这边送去审查的项目,都特别的容易过,但他不会“恃宠生娇”,反而会对这类敏感项目加大控制力度。

你最起码要尊重事实,别歪到沟里去。

被当着面表达不信任,廖西也没生气。

给钱就行。

他虽然有点文人气,但是活到这么大岁数,早就被磨平了棱角。

后面就是聊聊电影剧本的改进,还有成本之类的事情。

很快,郑掌班就来了。

这名字就怪亲切的。

自己人啊!

钱辰上辈子也做过一段时间掌班。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