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南面独尊(2/3)

得到,代善突然觉得往事如烟,身体累了,心也累了,目光扫过皇太极,扫过娇美的海兰珠,扫过激愤的众人,最终的目光落在自己的儿子岳托身上。儿子是忠于皇太极的,为了子顺后代的平安,此时自己只能退让,保住和硕贝勒的爵位更重要。

“大汗,阿敏罪有应得,一切由您决断,我——我无任何的异议。”

“二哥谦虚了,你老成之言,本汗也是要听一听的。”皇太极眼底亮光一闪而逝,听,并不等于做。真正能做出决断的只有他一人,皇太极的目光充满了野心,这只是自己迈出的第一步,八旗议政?那可是老黄历了应该改了。

海兰珠明白阿敏再狡辩都没有用了,代善已退,在整个大政殿内不会有任何人为他说话求情,阿敏没等到上殿,罪名已经定下来,就看皇太极会如何的处置了。

“大汗,奴才觉得阿敏该杀,这就是汉人讲的以儆效尤。”鳌拜突然站了出来,一脸的激愤“阿敏让八旗铁骑的威名扫地,咱们八旗将士,只有战死的,何时有怯战逃跑的?更何况阿敏陷害英勇善战的固山贝勒多尔衮,他可是大汗手下的良将,如今生死未卜,大汗,阿敏决不能饶。”

这个鳌拜果然不愧是清初的风云人物,有本事,有野心,更懂得审时度势,海兰珠暗自感叹着,望向鳌拜的目光带有一丝的不同来,刚刚气愤的鳌拜一晃神,垂下了脑袋,额头冒汗,大妃,您别这么看奴才好不?大汗在旁边看着呢。

“济尔哈朗,你是阿敏的弟弟,你怎么看?”皇太极暗自捻动着手指,直接点到了沉默无语,恭敬万分的济尔哈朗的头上,作为阿敏的弟弟,他的态度也很重要,皇太极缓缓的攥紧拳头,海兰珠想了一会伸手握住。目光落在济尔哈朗的身上,他就是历史中的铁帽子郑亲王吧,在皇太极和多尔衮当政的时候,能够屹立不倒,而且顺治对他也很敬重,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阿敏虽然罪无可赦,但是——但是——”济尔哈朗一咬牙,跪地磕头道“大汗,他毕竟是奴才的哥哥,求您网开一面,奴才誓死报答。”

“大汗,您看是不是听听阿敏说些什么?”旁边有人低声说道,皇太极神色一凛,阿敏知道的可是不少,而且他那混人该说的不该说的根本分不清楚,在垂死挣扎间,更会胡言乱语,怎么能让他当面开口?可是若不让他上殿,也得有个好借口才成,皇太极眯着眼眸,这事还真有些棘手。

海兰珠经历了汗位的争夺,皇太极对她很信任,有些事会提到,她虽然对这些事不感兴趣,但也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其中的关节,最重要的是她可是知道这段历史的,对阿敏也有些了解,攥紧了皇太极的手掌,轻笑道“大汗,您对阿敏贝勒昆仲情深,不愿再见他,众位叔伯子侄,以及八旗诸将也是理解的,更何况——”

稍稍停顿一瞬,海兰珠眼眸闪过一丝的惋惜,轻叹道“阿敏当初也是英勇善战的贝勒爷,一念之差,陷袍泽兄弟于不义,落到如今这步田地,他也是要脸之人,会羞于面见对他信任有加的大汗,阿敏怯战逃跑的证据确实——”

海兰珠慢慢的起身,扫视吃惊的众人一眼,一扭身跪在皇太极面前,一双妙目黑如点墨,清脆的声音溢出嘴唇“大汗慈悲心肠,还是给阿敏在兄弟子侄面前留一分脸面吧。”

皇太极抓住海兰珠的胳膊,目光中夹杂着几许别样的神情,海兰珠扬眉浅笑,向他得意的眨了眨眼睛,随即低头仿佛在为阿敏求情一样,将她攥得更紧,皇太极面露为难之色“这——这本汗——”

“大妃说得句句在理,奴才附议。”“附议,奴才附议。”“大妃明理,奴才附议。”

在岳托的带动下,众人的附议声如同波浪起伏的潮水一样,瞬间卷走了阿敏最后的希望,皇太极扶起海兰珠,在众人一再的要求下,勉为其难的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