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变天(下)(3/4)

用得到,老夫只是防患于未然。”不知道严希哲的思绪已经跑歪了方向,严文达想了想,又低声补充。“凡事多做一手准备,总比被人打个措手不及要好。”

“祖父果然一步十算!”严希哲迅速回过神,强打精神低声称赞。

严文达却摆了摆手,继续语重心长地说道:“这就是老夫刚才跟你说的,彼此扶持。你十五叔肯为家族牺牲自己。家族也不会亏待他的儿孙。如此,咱们严家,才会无论经历什么风浪,最后都能化险为夷。”

“希望十五叔也这么想!”严希哲心中嘀咕,脸上却不敢露出分毫的失落。

知道两个孙儿都年青,严文达也不强求,他们都能立刻接受自己的“道”,想了想,又转向了另一件事情,“希诚,你朱伯父、于叔父、郑叔父他们,有回应了么,开海之后船只去倭国,他们的货物这次准备好了没有?每家准备另外携带多少本金?”

“朱伯父和于叔父说,今年手头紧,春天的海贸,他们就不参与了。郑叔父只备好了运去倭国的货物,没打算从倭寇带货回来。”严希诚眉头轻皱,迟疑着给出了答案。“孙儿正打算,再去见一见几位叔伯。如果他们手头不宽裕,咱们家可以为他们垫付一部分本金,利息让他们看着给就行。”

正月时五家联手推高粮价,试图逼迫韩青服软。却不料被韩青利用南方卖不出去的陈米,反手打了五家一记闷棍。虽然账面上,五家并没亏多少,他们的联盟,却明显出现了裂痕。

所以,在开春后例行联手派人前往倭国买卖货物的事情上,除了严家和严希诚的岳父杨家之外,另外三姓表现得都不太积极。

严希诚无奈,便打算多让一步利益给另外三家,以维持他们与严氏的联合。只是还没来得及将这个想法,向严文达请示。今天既然对方问到此事,便刚好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不必了,强扭的瓜不甜。”严文达皱了皱眉,快速摆手,“这当口,你借钱给他们生钱,他们也不会念咱们严家的好处。况且,他们根本不是缺钱。”

“那五家联盟今后……?”严希诚愣了愣,犹豫着询问。

“各走各的路吧!他们被姓韩的打怕了,想要跟咱们划清界限!”严文达笑了笑,撇着嘴说道,“等咱们过了这关,把姓韩的弄走,他们三家肯定会找上门来寻求合作。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

“这些人好生势利!”严希诚立刻竖起了眼睛,低声诅咒,“他们难道就不怕也有把柄被姓韩的抓住。眼下是咱们严家在前头顶着,轮不到他们。哪天姓韩的发现奈何咱们家不得,肯定会把目光转向他们!”

“这样也好,只剩下你岳父家和咱们家,做事更方便。我就不信,他们能放得下海贸的巨额红利!”严文达又笑了笑,不屑地撇嘴,“你不用再找他们,明天就亲自押了货物,去登州……”

话说到一半儿,他又猛然将目光转向严希哲,“你刚才说,姓韩的把纯阳教哪处分舵给挑了?”

“乌龙山分舵!”严希哲正愁插不上话,赶紧高声回应。

“潍州乌龙山,靠近莱州的海仓镇?距离登州多远?”严文达脸色大变,一连串追问的话脱口而出。

“应该,应该还有很远吧。我去查查舆图!”严希哲脑子里根本没有相应知识,皱着眉头回应。

“在潍州,距离莱州海仓镇八十里,距离登州,您老问的是登州城吗?”严希诚比他专业得多,但是,也只回答了一半而问题。

“距离咱们家那个私港多远?正对着芙蓉岛那处私港。”严文达急得脸色都变了,额头上冷汗清晰可见。

“大概二百里左右!”严希诚想了想,如实回答。随即,身体打了个踉跄,差点一头栽倒,“您担心,担心姓韩的会去抄咱们家的芙蓉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