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6 保底发行(2/2)

大力宣传,而《我愿意》的宣传仅仅只有另一部电影的十分之一左右。所以刨去这两项,两部电影的成本其实差不了多少,反而孙红雷和李冰冰加上那些实力派演员所呈现出来的东西,比小鲜肉们高出了一个档次。

在电影上映之前,《我愿意》在各大电影评论网站上,已经被骂惨了,口碑一路走低,而《爱》则与其相反,期望值很高。两部电影的票房在正式上映之前似乎就已经注定。

但是经过一个月的放映之后,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最终,《爱》累计收获1.86亿元票房,表现还算不错,刚好收回成本。而不被人看好的《我愿意》出人意料地斩获了2.08亿票房,不仅超过了《爱》,更是让票房达到了将近制作成本的十四倍,让制片方大赚一笔。

虽然《我愿意》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而且票房和其他商业大片想比并不算多,但是这种山鸡变凤凰、**丝逆袭的戏码足以令大家津津乐道好一阵子。

所以肖恒记住了这部电影,而现在这正是他赚钱的机会。

保底发行,是2016年之后才在国内兴起的一个词,字面理解就是发行方对一部电影的票房进行保底,实际上是一种赌博行为。

如果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是一百圆,那么根据通用的票房分成方式计算,制作方可以拿到票房的百分之三十三,也就是三十三圆,那么制作方需要拿到三百元票房才能收回成本。但是票房这东西,在上映之前是无法判断的,你认为影片会大卖,上映之后却扑出翔,这种电影比比皆是,反过来亦然。所以就有人察觉了其中的商机,产生了保底发行这个概念。

就拿《我愿意》这部电影举个例子。因为口碑和预期不好,上映之前,各方给出的票房预估在两千万左右,虽然超过制作成本,但是除去影院、税务等等,到制作方和发行方手中的钱剩下百分之四十不到,所以普遍认为这部电影将会亏本。但如果这时候有公司跳出来为这部电影保底六千万发行,那么制作方和发行方就稳赚不赔了,而且票房越低,赚得越多。六千万保底发行的意思就是公司承诺提这部电影以票房六千万保底,如果达不到六千万,不足的部分有保底公司补足,而且补的这部分钱不需要和其他人分账,全部落入制作方和发行方口袋。但是保底方也不傻,制定了他的规则,如果最终票房超出了六千万,那么超出部分的票房分账就要按比例分成,这个比例自然要经过谈判来确定。

总结下来,保底发行对制作方和发行方都是一件好事,因为至少不会亏本,还能小赚一笔,但也有一点弊端,那就是一旦票房超过保底金额,那么后面的利润将有一大部分被保底方蚕食,自己很有可能只能拿道很少一部分。

所以这对保底放来说,就是一场赌博。但是对已经知道了未来发展的肖恒来说,确是一件空手套白狼的好买卖。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