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7章 上错了铺(2/3)

车,由组织部一名姓许的干事陪同石更去了古北县。

许干事二十六七岁的年纪,从见到石更开始,对石更格外的热情。

去古北县的路,许干事说道:“石主席,省报刊登的关于您的报道我全都看过。特别佩服你在春阳市东平县所做的工作,说了你可能不信,我一直视你为我的榜样,我的学习目标。”

石更笑道:“谢谢。”

“之前听说你要来大河工作我特别高兴,但是没想到……”

“没想到我是来当政协主席的是吧?”

“对不起石主席,我没有别的意思,我……”

“你不用解释,你并没有什么错。”

“不瞒石主席说,我是古北县人。作为大河最贫困的一个县,古北县的老百姓真是过够了穷日子,一直缺一个像您这样年轻有为的干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所以当听说您要到古北县工作的时候我真的非常高兴,我认为您肯定是来当县委记的,还特地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古北县有希望了。可没过几天,又传来消息说是到政协工作。老实说,我觉得这种安排不合理。像你这样有能力的人,尤其是这个年纪,居然安排到政协,我实在不理解这么安排的目的是什么。”许干事很是为石更感到不平。

“级这么安排自然有级的道理。无论什么工作岗位,都是为人民服务吗。”石更觉得这个许干事有点意思,作为一名组织干事,居然这么心直口快还真是少见。

“话是这么说,但政协主席和县委记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嘛。”

石更不想在这件事多谈,转移话题说道:“你是古北县人,那你跟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古北县吧。”

石更至今对古北县一无所知。

许干事想了想说道:“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古北县在我的眼里除了穷以外还是穷。”

“穷的原因是什么呀?人多地少?”石更问道。

许干事竖起大拇指说道:“您可真厉害,一针见血,是这个原因。因为一直关注您的报道,所以对您之前所工作的东平县也有一些了解。具体数字我记不太清楚了,但是古北县的人均土地情况,基本和东平县没有做盐碱地改良的时候差不多。古北县不能和东平县的是,东平县至少有盐碱地改良,而古北县根本没有那么多地,草原的面积几乎占了整个古北县的三分之一,草原又不能种庄稼,所以对于老百姓来说,要么出去干活打工,要么继续留在家里受穷。这几年随着打工热的兴起,,走出去的农民是不少,可对于拥有60万人口的古北县来说,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县委县政府没想想办法吗?”

“想了。最近两三年,在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下,一直在发展畜牧业,养牛,养獭兔,目的是想因地制宜,把草原给利用起来。但目前来看,不仅收效甚微,而且前景堪忧。”许干事用期许的眼神看着石更说道:“虽然您到古北县不是当县委记,但您的作用依然很大,政协的作用是给政府出谋划策的嘛,希望您到了古北县以后,能够多出一些好主意,让古北县的老百姓早日过好日子。”

石更微微一笑,什么都没有说。

大约一个小时后,到达了目的地古北县。

由于早知道古北县是一个很贫穷落后的地方,所以石更也早做好了心里准备,他觉得也是他当初刚到东平县的时候再差一点也顶天了。可是当进入古北县县城以后,他发现差的可根本不是一星半点,六年前的东平县不知道要他眼前的景象好多少。

破旧的楼房看去至少是二三十年前盖的,街道很宽却凹凸不平,而且半天也看不到有一辆汽车。路边的行人不少,可是一个个都面露菜色,穿着也很破旧……总之目及之处,都是一副衰败的,死气沉沉的景象,给石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