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莫道君行早 第八十四节 初到洼崮(2/3)

谈起。”陆为民点点头认同孟余江的观点,“不过要把这项工作抓起来,光靠区委一家之力不够,还得要有县里公检法三家的大力支持才行。”

“嗯,这是必须的,你和元高书记也合作过,他对你印象也很不错,可以多找一找他,公检法三家,关键还是公安局,老鲍是个爽利人,把公安局这边关系处理好,对你下一步工作帮助会很大,有必要我也可以和老鲍说一说,要他多支持你的工作。”

孟余江的话让陆为民很感动,组织部长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算是很够意思了,而且孟余江在县里素来以沉默寡言著称,不多话,但是一开口就必然是有分量之言。

切诺基怒吼着冲出了二梁崮这连续两三公里的盘旋弯道,开始下坡,从坡道上就可以远远看得见远处有一顺杂乱无章的建筑物,二层的居多,沿路而建。

“那就是沙梁乡了。”孟余江对洼崮情况并不陌生,“洼崮四个乡镇,除了洼崮镇隔日赶集,其他几个乡都不赶集,所以大多数老百姓都是以洼崮的赶集作为农产品交易的时间,相当热闹,今天是19号,洼崮赶集是逢单,正好赶集,这进洼崮又得要堵车了。”

果不其然,过了沙梁,路上人就开始多起来了,男女老少,一个个背着背篼,挑着担儿,提着包袱,或三五成群,或独身一人,目的地都是一个,洼崮镇。

切诺基进入洼崮镇街道上时车速就明显慢了起来,这一段仍然属于省道315,但是已经有不少农民以路为市,沿路摆开,来往汽车也被迫在这里减速。

陆为民虽然也几次过洼崮,但是基本上都没有在上午,所以像这样的情形还是第一次碰到,长龙似的汽车如蜗牛一般的在人群中爬行,司机们不时因为大大咧咧横穿而过的行人而咒骂着猛踩一脚刹车。

摩肩接踵的老百姓对于擦身而过的汽车毫不在意,自顾自的讨价还价,戛然而止的刹车声对他们来说没有对多大影响,似乎算定了汽车不可能撞到或者碾轧到他们,其惊心动魄之处,让陆为民也为之捏了一把汗。

这种以路为市以街为市的情形并不少见,但是像这种在这一段最弯曲狭窄处形成这样大规模的集市,的确就是一个问题了,稍不注意就会有人成为车轮下的冤魂,而碰撞擦挂事件就更不会少,如此拥挤,也很容易给扒窃带来可乘之机。

“洼崮镇难道没有专门的集贸市场?这样以路为市很容易出交通事故,很危险啊。”陆为民有些不解,像这样大的人流量和交易量,尤其是像其他乡都没有赶集的习俗,那么几个乡镇的老百姓都要集中到这里,这形成如此密度的人流量也很正常,照理说洼崮镇就应当要搞一个专门的集贸市场才对。

“应该有吧,好像太小了,容纳不下这些临时赶集的农户吧。”对于这一点孟余江也不太清楚,他没有在洼崮工作过,又不分管这方面的工作,所以也不太清楚,“不过为民你说得对,这太危险了,我来了几次这边,只要碰上赶集都是这种情况,而且这边几个乡都习惯于在洼崮赶集,听说甚至还有洛丘和南边曲江的老百姓也要过来赶集。”

陆为民无声的点点头,这也是一个问题,人流量如此之大,又处与三个地区四个县的交界之处,这充分说明洼崮是一个传统的物资集散地,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优势,没想到洼崮却没有能够很好的利用起来,这一点上倒是值得好好考虑一下。

与往前走,人就越拥堵,好在新修的洼崮区委大院并不在洼崮镇老街上,而是在靠近小坝乡方向的国道217路边上,这里虽然来往人也不少,但是却没有人以路为市,所以相对顺畅。

洼崮区委大院的大门很威武,红艳艳的“中国**双峰县洼崮区委员会”几个字显得格外醒目,几杆彩旗还在大门上方飘扬,“欢度国庆”几个大字似乎都还没有脱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