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莫道君行早 第三十节 挑战(2/3)

还是有很多顾虑,最简单一条,他们两大厂的搬迁经费有限,你要在地方政府上花多了,那么用在自己厂里身上的就会少,我们开出的条件很优厚,这两相对比,他们也得琢磨一下。”

陆为民吐出一口气,玩弄着手中笔杆子,之前他都只能算是旁观者,顶多也就是玩玩嘴皮子出出谋划划策,现在就轮到自己要赤膊上阵了,究竟有多大把握,他一样心里无数,得要真正接触对方才行。

他通过江冰绫了解到恐怕长风厂和北方厂都要在八月底之前就得要把搬迁的意见敲定,可以说这件事情成不成也就在两个月间,青溪那边虽然也加大了工作力度,但是他们的条件也没有啥变化,这让两家企业也有些失望,尤其是北方厂规模不及长风厂,效益也不如北方厂,青溪那边的条件就更苛刻一些,陆为民现在就打算暂时抛开长风厂,而从北方厂这边入手,而所做的谈判方案,也主要是针对北方厂的。

他觉得两个企业现在是相互影响,长风厂因为前期把胃口养刁了,态度也更傲慢,现在去接触也不会有太好效果,还不如先从先前较为低调的北方厂着手,也许收到奇效。

****************************************************************************************

“不错,为民,干得不错,我很满意。”夏力行走了一个多月,陆为民带给他的惊喜不断,但是最让夏力行感到高兴的是陆为民的成熟速度,尤其是在看到张建春心悦诚服的和陆为民相处,夏力行尤其高兴。

党校一个多月的生活让夏力行眼界大开,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大概就是这一个多月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只有进入这个一个环境,你才能发现你之前的眼界思想变得这样狭小而闭塞,睁开双眼看世界这句话是夏力行给自己这一个多月来的党校生活最客观的评价。

而各种观点和经验也都在这里碰撞汇聚,真实的诠释着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各个地方不同特点带来的交锋,而让夏力行感到惊讶的是陆为民的一些观点竟然在这里有着相当多的支持者,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又比如股份制对国有企业改造带来的契机。

陆为民只是有些腼腆的垂着头微笑不语,却不答话。

“德健把你的构想初稿给我看了,很是振奋人心啊。”夏力行将身体靠在沙发里,翘起二郎腿,头也靠在沙发靠枕上,微微扬起头,笑着道:“没想到你考虑问题能够这么深远这么周全,舟山对你赞不绝口,难得啊,我第一次觉得我是沾了你这个秘书的光啊。”

这话让陆为民有些汗颜,“夏书记,你这不是在损我么?我能有多大本事?还不就是瞎琢磨,看到别的地方一些路子,就移植到咱们丰州来试一试。”

“哼,可就这移植的本事,我们很多领导一辈子都学不会呢。”夏力行摇摇头,似乎很有感悟,“我这一趟出去算是开了眼界,尤其是和沿海开放地区城市的领导干部接触,才真的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人家那些地方能够发展那样快绝非偶然,我们要想赶上人家,首先还是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

陆为民感觉得到这一趟出去学习夏力行整个精神气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给他的印象就是夏力行变得更为内敛深沉,但是气场却更大,尤其是气息内敛之后反而更显得沉稳自信,尤其是在上午那场会议里坐而论道时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度,无需做作便自然而然的驾驭整个会议的节奏走向。

“总之收获巨大,这还有一个多月,我得抓紧这一个多月时间再好好提升一下自己,机会难得啊,也不知道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去提高了。”夏力行满怀感慨,却又有些期待。

“对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