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琴毁(2/3)
水花,是方才谢时宁奔地太急,搁在膝上的太华琴随着他冲出去的力道也甩了出去。
谢时宁顺着雍黎推他的力道松开了手,很抱歉地开口,“那把琴是旷世名琴,今日因我之故葬于深水,在下无以为赎。”
“总归是这个结局,又能如何呢?”雍黎这一句话奇怪,却自始至终没有往崖下看一眼,她淡淡一笑,转身,道,“谢兄救命之恩,凤归无以为报,怎敢因此有所怪罪?”
谢时宁看她神色虽无异,却知她对那把琴的珍视,他微微皱眉,正想说什么,却听雍黎道,“天晚了,谢兄一起下山?”
“好。”谢时宁应一声,他本来此还有事做,这一刻竟不忍拒雍黎同行之邀。
他偏头见雍黎目光淡淡落在对面长陵,想了想,还是道,“自然平衡,人之生死,有如气运,此消而彼长,你所珍视的,消于形体,长于神识,到如今,有什么放不下的?”
“放得下放不下,于你而言,不过唇齿间吐出的几个字,而我失去的,你不曾经历过,又怎能体会?”
雍黎突然有些恼怒,她语气平平缓缓,但词句中却带着些“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讽刺的意思来。
“是我多言了。”谢时宁丝毫不以为忤,微微一笑。
“当年华阳长公主沉眠平野的广阔草原,而那座长陵,据说也葬了华阳长公主的衣冠,一个公主以帝王之礼终局,也配得上她一生所有的传奇了。”谢时宁看着雍黎眸光中有丝丝变化,笑问,“初见的那次,我记得你说过,你一直都在追寻着华阳长公主的脚步,今日你对着长陵奏此祭曲,你与华阳长公主关系匪浅?”
谢时宁语气中的试探,雍黎听出来了,她目光不再留恋地从长陵上移开去,漫不经心道,“没有人能如她那般,也没有人能让我这般相对。”
她模棱两可的回答,看似给了一个肯定的答复,再一琢磨,这个答案似乎也不是那么可靠。
“对面明珠山和这紫阁岭的东边是上璋皇陵禁地,我们进不去,只有这两片山头还能攀爬攀爬,原本今日兴致来了便出来走走,庆幸得遇凤归。”谢时宁没有继续之前的话题,慢慢一笑,“今日毁了你的太华琴,是我的罪过,我有心赔罪,不知凤归可愿移步?”
“不必了,一把失了主人的琴,再怎么名贵,终究死物。”雍黎转身看他,道,“谢兄两次相救之恩,在下铭记,他日必当报答。”
她往前走了两步,又道,“此山风景秀美,落日时分亦别样姝丽,谢兄既然是来赏景的刀不必与我一起下山,只是夜来山风寒冷,还请谢兄保重。”
“走了这半日山路,倒感觉有些饿了,美景虽好终究不能果腹。凤归是定安人士,不知可否与我推荐一下当地美食?”初次见面谢时宁便知道雍黎是个性子极冷的一个人,此刻对她疏离而不甚亲近的态度也不恼,只是很有礼地出言相请。
雍黎皱皱眉,本不想答应,又想着谢时宁好歹救过她两次,若直接拒绝,不说她是否心里过意不去,就是她自幼熏陶出来的气度也不容许自己如此有失礼节,她道,“凤归不敢拒绝,谢兄,请。”
雍黎图方便本想直接带谢时宁往广凌涛去,谁知谢时宁却说他这几日就住在广凌涛的,当下还是想尝尝定安的传统吃食。
雍黎想了想,带谢时宁往定安城西的古道巷去,这条巷子是定安的老街,恍惚之前听谁说过这道老街里大多是定安传统的吃食,只是她没来过。
于是在绕错了三条街之后,雍黎终于在天黑前找到了这条定安百姓熟的不能再熟的巷子,站在接头,雍黎看着喧嚣蒸腾的街道两侧明亮的灯火,微微偏头问,“你想吃什么?”
谢时宁有些好笑,想着这家伙想来也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找个地方都找这么久,果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