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鬼上身(2/3)

开始祖辈就在镇上做裁缝,经营着一家规模颇大的布匹绸缎门店,因为手艺好,来找他家定制衣服被面的人很多,世代积累家境自然富裕。

李家有个小儿子,和那家人的女儿一样年纪,那女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有一回跟着亲戚去李家的布店定制衣服认识了李家的小儿子,两个一般大的孩子一见如故,很快就玩到一起,青梅竹马在一起很多年,等到情窦初开互生情愫,虽然女孩子的家境很一般,但李家还是非常满意,因为这个女孩子相貌上佳也很懂事,尤其讨李家老太君的喜欢。亲事很快就定下来,李裁缝挑了个吉日把几匹上等的绸缎送到村里当聘礼,又在女孩子家里坐了很久吃了顿饭,那个年代村里很穷,那几匹上等的绸缎送来的时候,村里大部分的姑娘媳妇儿都跑去看,我奶奶说她也去了,就没见过那么光滑柔软的缎子。

我奶奶当时说到这里脸上流露出艳羡之情,我觉得那几匹绸缎一定在她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李裁缝当时和女孩子家议定迎娶日期的时候还请了村长村支书做证婚人,两家各送了一坛好酒一条洋烟。我爷爷当时面相太嫩年纪也不大,是跟着我太爷爷一起去的,我太爷爷收了李裁缝送的酒肉和大洋,帮他们两家选定了黄道吉日。

旧时代结亲,到了这一步这桩亲事应该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但正式迎娶前一个礼拜,李裁缝又拿了东西跑到村里说要退亲,这事儿当然在村里几乎家喻户晓,李家也算镇上的大户人家,村里有姑娘嫁到这样的人家,村里人都觉得很有面子。而且女孩子的家里人在村里人缘很好,李裁缝做出这么下面子的事儿,自然少不了大家的一番议论说辞。

“也不是我们反悔”

李裁缝跑到女孩子家里退亲的时候自然引起了轩然大波,女孩子的几个哥哥带着一堆少壮拿着锄头堵在院子门口,扬言要让李裁缝走不出院门,闹成这样李裁缝自然要出面解释,用一方绣帕擦着汗,三九天山里寒风刺骨,他却被生生吓出一头冷汗。

“各位乡亲,实不相瞒,我家那小子昨个夜里突然发了急病,就一晚上时间昏迷不醒打摆子浑身哆嗦,到今天晌午镇上的郎中请了个遍,各大药铺开的汤药灌下去七八碗,一点好转的迹象也没有,郎中说这小子大抵是福薄命浅,给您家的小姑娘有缘无分。老太太心疼小姑娘,早上就和我说让我拿些东西来把这亲事退了,免得耽误姑娘前程”

女孩子听这话当时就哭起来,家里人谁也劝不住,最后村长村支书和女孩子的父亲哥哥合计了一遍,大家都怕李家是找借口推辞,决定跟着李裁缝去镇上李家亲自看看李家的小儿子。一路奔波,终于在那天天黑前赶到李家,李家的小儿子还没断气,大宅院门前屋后已经挂起挽账和白布,李家一干女眷哭的黑天昏地,十三岁的小公子躺在大床上浑身哆嗦翻白眼,像是发羊角风。村长年纪大了见过些世面,当时看这情况就让女孩子的二哥连夜赶回村里,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我爷爷请过来,那几天我太爷爷接了个活计去了省城,家里只有我爷爷在,虽然我爷爷那时候面相很嫩也没出师,但情况危急也顾不了许多。

我爷爷赶到后看了下情况觉得棘手,具体是怎么个棘手法我奶奶也是后来听他转述,所以详细情况并不知晓,我奶奶说最后李家的小儿子被我爷爷治好了,也顺利和那户人家的女孩子成了亲,我爷爷在李家的大宅院里转悠了两个晚上,最后不知从哪儿弄了一张符纸在后院的水井边烧了,然后从水井里打了一碗水,将符纸烧成的灰烬冲兑均匀给李家的小儿子服下,李家的小儿子又睡了一个晚上就醒了,醒来以后和家里人说,他前几天和同学出去游泳有点感冒,回来后口渴在后院的水井打了一碗水,喝下去没一会儿就感觉身上很冷,头一重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睡着的时候梦见个穿白裙的女人,盘着发髻,跟他说她很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