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2/3)

自己身边,太需要于明远这样的人才,帮着自己参赞军机了。

见到黄琼表情,不是一般的无奈。进京以来这段时日里,与黄琼经过一段时日适应后,如今已经是君臣可谓极其相知。黄琼脸上的无奈,其中代表着什么意味,于明远还是知道的。沉吟了一下后,于明远开口道:“臣北上后,殿下这里所需之人,臣倒是可以推荐一人。”

“此人无论是能力,还是征战的经验都远远胜于臣。只是此人的身份有些特殊,性子也有些孤僻不合群。如果不是那个臭脾气,就他的功绩就算不封爵,如今也要做到枢密副使了。更不会年纪只有五十,便被逼的早早便致仕。这样的人,就是不知道,殿下是不是敢用此人。”

于明远的这个人选,倒是让黄琼有了一定的兴趣。于明远从不轻易的推荐人,但他推荐的人都是真有能力的人。能让于明远犹豫到这个地步,但语气之中对这个人又是明显的认同。这个人估计是那种,不是一般持才傲物的人。才能肯定是有的,可这个脾气估计也不太好。

这一点,黄琼倒是没有太在意。黄琼一向认为你,只有真正有才能的人,才有这个资格去持才傲物。对于这样的人,黄琼自信还是能够包容的。更何况,家贫思贤妻。这个时候,一个合格的,具备战略级别眼光,可以协助自己主持和统筹大局的幕僚,比什么都更为重要。

而且,黄琼也更为相信于明远眼光。所以,他直接示意于明远有什么说什么。而看着黄琼,不是太在意的表情。于明远犹豫了一下后,最终还是直接开口道:“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燕山府前任防御大使杨继元。此人与臣经历类似,也是两榜进士出身,但他转为武官比臣早。”

“此人虽说进士出身,但自幼便喜读兵书。原本在兵部,后来外放到了武州任知州。在某些辽军寇边的时候,时任武州都司的武官出击阵亡。因为武州是本朝与北辽交界,最北端的州县,副职一直都空缺。所以,他这个当时最大的官,便主动接过兵权带兵组织防御。”

“将士打光了,他就组织青壮上城防御。后来,就连妇孺也组织了起来。半个月的血战下来,武州城内的精壮基本拼光。城内的房子,也都给拆了作为武器,才总算等到援军抵达。他与臣不一样,那次血战之后,因为武州都统长期无继任人选,兵部也不知道怎么考虑的。” “也许实在没有人愿意去,便上报让他二者兼任,至少先兼任一段时日。也许是他两榜进士出身,皇上对其还是比较放心的。尽管也拖了一段时日,可最终还是批了。此人便从都司兼知州,一直做到了燕山府防御大使的位置上。为人极为善于用兵,练兵也不比臣差到哪儿去。”

“是本朝难得的,攻防兼备人才。他在任时期,辽军寇边打草谷的次数极为频繁。大举寇边也有过几次,但却从未攻破过居庸关。当初金铁骑攻入草原腹地,突袭夺取辽上京。人都说是他善于使用骑兵迂回,但其实了解的人都知道,正是杨继元在燕山府牵制住辽军主力。”

“并激怒辽帝,使其将北辽腹地的精锐,一再抽掉南下。别说最精锐的皮室军,都被抽掉一空。就连部族军中的精壮都几乎抽掉一空。十多万的辽军,被牢牢牵制在燕山府周边各个隘口。使得辽军腹地空虚,才给了金铁骑机会。那位金铁骑功绩,至少他应该占了一半还多。”

“此人能力还是有的,对火器专研也有相当水准。只是为人性格,实在太过于倔强,性子也过于耿直。那些向北辽走私的商人,落到他的手中就是一个死。他在任期间,也是燕山府自开国以来,仅有的没有向北辽走私商人的时期。可殿下也知道,那些走私商背景那个简单?”

“结果,他在历任燕山防御大使中,战绩足可以排名前五。可也在某些人排挤之下,最终只任职三年便被调离。后来又在山东路做了一任节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