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章 导航系统产业链!(2/2)

爆发,预估营收规模是现在的数倍不止。

星载氢原子钟的成本还是很贵,因为全世界的每年的卫星产能很少,华兴集团公司每年卖出去数百台就不错了,最多也就一两亿的收入。

杨杰也没想着要靠卖氢原子钟来赚钱,瞄准的就是地面收发终端和卫星网络的各种数据流量和内容服务来赚钱,这个才是大头。

“各位首长领导请放心,我们华兴集团公司一定紧密地配合国家的发展计划。”

杨杰点头道:“我也是希望国家能够加快建设北斗导航系统的步伐,能够尽早地完成全球的导航系统的部署,尽快地向国内外提供在定位、导航、授时、通信等服务内容,形成产业规模,华兴集团公司旗下的产品也率先搭载北斗芯片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你们华兴集团公司在技术专利商业转化能力是国内做得最好的,中央也是希望你们能多在产业规模上做出探索,把我们国家的北斗导航产业做大做强。”

曾嘉宝对杨杰说道。

“我们公司做过国内的市场调查,仅车辆定位一项上,采用gs技术,就有上百亿美元的利润空间,我们华兴旗下的中原汽车公司会第一个支持北斗导航系统,同时也会在智能手机上面搭载北斗芯片和软件程序。民用导航系统的市场规模巨大,如果北斗推出时间过晚,只怕即使技术先进,效果更好,被美方的夺去了市场份额后就非常难夺回来,另外北斗系统如果无法获得经济效益,只凭借军用市场无疑是对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要想彻底地打开这个市场必须尽快地推动北斗系统民用化。”

杨杰顿了顿说道:“我建议中央在提前在产业链上做好布局,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等相关公司要建立起来,这样才能很快地推动商业化进程。”

曾嘉宝点点头:“你来估测一下这个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

“曾首长,我提到的这些核心产业按照一般的规律能占到整个产值的百分之三十多,如果北斗导航系统营运后,国内在上游的公司能够提供天线、芯片、板卡、地图、模拟源等软硬件核心产品,中游的公司能够提供各种各行业具体应用的综合型终端,,下游的公司在系统集成、运营服务业开展各种业务,我觉得不用十年时间整个产业规模能够达到至少四百亿美金以上,完全可以养活国内上万家企业单位,从业人员数量至少能达到上百万的规模。”

“你这个星链网络完成部署的话,想必也能达到这个规模吧?”

曾嘉宝看着杨杰说道。

杨杰笑了笑:“应该是差不了太多。”

“中央对于科技产业化是非常重视,华兴集团公司在这方面一直都是表率,我也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为国内创造更多的新兴产业出来。”

曾嘉宝一脸勉励地对杨杰说道。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当然,这些数字地图也可以向很多国内外的企业提供精准数字地图的服务,也是能赚到钱的。

“是,我们一定不辜负各位领导的期望。”

杨杰点头道。

一个星链计划自然是不会让杨杰满足的,以后他还会让华夏卫星通信公司研发各种观测卫星来建立数字世界地图资料库,这些数字地图资料军民两用都是可以的。

有了这样的数字地图,再配合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极大地提升军方武器弹药打击的精准度,就算是在境外作战也是毫无问题的。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