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9章大费周折(2/3)

车本立这人能量挺大的,北江市的大事小事他都是了如指掌,他跟我说李云书记很早以前认识宫老先生的。至于怎么认识的,不得而知了,起初我也是怀疑的,但当我到李书记的家里看到他的那副字的时候,我可以确定,他的话是真的了。”

秘书想了想说:“华书记,您说老先生为什么不愿意给人题字啊?”

这个问题华子建早想过了,他觉得宫老先生不愿给人题字与李云书记是有很大关系的,据华子建了解,原来宫老先生是经常给人题字题匾的,但李云书记的官做大之后,宫老先生不再轻易给人题字了。

什么原因呢?官场忌讳。

他是怕别人拿他的字与李云书记的字相提并论而伤及李云书记的面子。这些只是华子建的揣测,毫无根据,自然也不能和秘书长说。

“人嘛,都是这样,清高自傲。何况老先生非常清楚,领导干部求字无非是附庸风雅,装饰门面,真正懂得欣赏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所以他们这些当人的也不愿意写了。相反,如果他遇到一个懂书法的,会欣赏他的字,是不用开口他也会主动相送的,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便是如此。”华子建为这个行为找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秘书长一笑,说:“常听别人说人酸,什么叫酸,他们这样清高自傲是酸。”

华子建却不同意秘书长的说法,说:“我也喜欢唐诗宋词,也算得半个人,难不成我也有股酸气不成。”说完了,又嘱咐秘书长等下老先生到了,不要乱插话乱说话。

过了一会,华子建一看时间,差不多快到5点了,赶紧要秘书长开车去接宫老先生。

在北江宾馆的贵宾套房里,华子建与宫老先生面对面而坐。他们谈论的话题自然是从诗词歌赋谈起,对这些,华子建也是有一定的造诣的,这些年用的少了,但过去,华子建还是有很扎实的基础,二人谈得很投机,一谈谈了一个多小时。

宫老先生看已到晚饭时间,起身说要告辞,被华子建拦住了:“老先生,我已叫秘书长备好了酒菜,我们边吃边聊。”

老先生推辞着,说老太太还在家里,无论如何他得回去。

“这个老先生不用担心了,我已经叫秘书长去接您夫人了,差不多应该也到了。”

宫老先生见华子建早有准备,便不再说什么。

华子建把话转到了李云的身,说:“听闻李云书记的字也是和老先生学的?”

老先生好一会没说话,也不承认,也不否认,后来说:“李书记的字自成一格,已经很好了,不用和我学。”

华子建一笑说:“你们师徒究竟谁的字好,我这个外行人可评判不了了,依我之见,是各有千秋吧,老先生是天生灵气,写的字洒脱飘逸,浑然天成,而李书记是后天修为,字里行间蕴含的多是人生的轨迹。”

宫老先生没想到华子建如此会说话,也只好点头赞许一句:“很好,概括得很好!”

这时,秘书长打来电话,说他和宫夫人已到宾馆,正在包厢等着他们过去。

“老先生,尊夫人已经到了,我们过去吧。”华子建做了个请的手势。

老先生年近六十,又有高血压,不能喝的,华子建昨天也是大喝了一场,今天更不敢喝酒,他们便没喝白酒,要了瓶红酒四人分了。

酒少情重,丝毫不减气氛。

吃饭之,两人说到了一些当前的事情,宫老先生说道:“北江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发展缓慢,近几年虽有进步,但步子太小,北江市的领导干部、群众市百姓群众也都在期待着北江市这座城市在您的治理下迅速崛起。”

华子建客气的说:“一定一定,我一定尽我所能把北江市治理好,不辜负级领导所托,不辜负北江市百姓所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