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臣父子(2/3)

道理了,不过皇帝素来是不讲道理的。

那工部尚书宋礼却是出来道:“陛下,靖难虽难,可是造船却不容马虎,单单就船料来说,这造船所需的木料,就需从岭南、广西等地运来,此后,船料要进行加工,却不能立即派上用场,这船料要抵挡海水腐蚀,还需暴晒三年,如此才能下海,自太祖之后,南京龙江船场、淮南清江船场、山东北清河船场如今俱都荒废,储存的船料大多也都挪作他用,所以……”

朱棣端起茶盏,显是气着了,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原本想来敲打一下,结果被户部尚书顶了回去,说几句狠话,这工部尚书又来谈造船。朱棣哪懂什么造船,即便是骂也下不了嘴,便不耐烦地挥挥手道:“罢,总而言之,加快工期,银子朕有,人手朕也肯调拨,眼下确实是有困难,朕自是知道,诸卿勉力吧。”

于是大家松了口气,纷纷道:“吾皇圣明。”

众臣告退,独独是朱高炽、朱高煦和郝风楼留了下来。

朱棣的脸‘色’这时才温和一些,旋即道:“难得你们都在,朕这儿有赵王的一封书信,他如今就藩广州,特意写信过来,说是广州那儿原来竟不是蛮荒,不但人口诸多,而且繁华不下南通,百姓虽有些桀骜,倒也直爽,朕看了之后很欣慰啊,你们的这个兄弟,朕如今是最担心的,就怕他在岭南住不惯,对朕抱怨,如今见他如鱼得水,除了偶尔惦记着朕和你们的母后之外,却也快活,朕也就放心了。”

说到赵王的时候,朱棣显得眉飞‘色’舞,却全然没有料到此时的太子和汉王的脸‘色’其实并不好看。

自从改藩之后,朱棣屡屡提及到赵王的时候,都不经意的流‘露’出了‘舔’犊之情,与对太子和汉王的态度区别甚大,这不免让人有些暗暗担心。

只是太子朱高炽‘露’出的是警惕,而汉王朱高煦稍闪即逝的却是那么一点点的嫉妒。

倒是郝风楼,听到朱高燧的消息,便要忍俊不禁了。

朱棣便将目光注视在他的身上,道:“你何故发笑?”

郝风楼连忙正‘色’道:“儿臣只是想到一些事,是以笑了笑,父皇勿怪。”

朱棣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道:“却不知是什么事?”

郝风楼只得苦笑:“这个……不方便说。”

朱棣恙怒道:“遮遮掩掩做什么?速速道来。”

郝风楼只得道:“儿臣突然在想,岭南那儿多奇木,想来那儿的搓衣板更结实一些。”

“这……和搓衣板有什么干系?”

郝风楼便吱吱呜呜的道:“儿臣近来在琢磨,‘妇’人们洗衣辛苦,是不是该改良一下搓衣板。”

听了这话,朱棣顿时显得索然无味,只是训斥道:“男儿大丈夫,却是想‘妇’人之所想,正经事不做。”

郝风楼连忙告罪,心里却是乐了,论起正经事,自己比那赵王还是正经多了。

说话之间,朱棣便又看向朱高炽,皱眉道:“户部的账目,朕让你看了,有什么问题?”

朱高炽忙道:“父皇,并没有什么问题,儿臣不但亲自核算,而且还特意去了一趟龙江船场,确实没发现什么不轨之举。父皇如此看重船工,即便是有官吏不肖,也不敢在这上头做文章。”

朱棣却是不信道:“当真吗?当真一点错都挑不出?”

朱高炽这时倒是不敢说满话了,却是道:“这个……儿臣或许会有遗漏的地方,大致上没有问题。”

朱棣叹口气,才道:“你们啊,办事总是这样。”却也没有深责下去,逐而道:“今日叫你们都来聚一聚,倒不是非要谈这政务,终究是一家人嘛,陪朕随口聊几句也好,朕也有不对的地方,方才说了这么多朝中的事,反倒是让你们噤若寒蝉了。好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